好人或坏人,都在共同演绎着人类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同为冷硬派风格的犯罪小说,我写的不是什么给精英阶层收藏的高级货,只是一个普通人写给普通读者看的一群普通人的故事。如果有人觉得我笔下的人物并不普通,烦请先不要急于给我扣“伪草根”的帽子,因为我一直笃信:执著与努力的普通人,同样会创造奇迹。
四.关于北京
就像我在故事一开始写到的,这个城市于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不久前我回到曾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民大学家属院,顺着林园区向北走,林园1号楼、2号楼、3号楼,牌号已脱落的4号楼
然后,我就看到了被拆成一片废墟的幼儿园。
幼儿园的西侧,本来是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人大附小,业已搬迁多年。
还有静林商店、修车的刘叔叔、卖漫画书的老奶奶、自行车棚里居住的外地夫妇、四栋平房院里的那排桑树
没有了,全都不见了。
这种体验,许多和我一样在北京生长的同龄人大概都有过。我早已过了悲春伤秋的矫情年龄,倒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觉得取而代之的那些高大雄伟的现代化办公建筑,实在是不甚好看。
五.关于故事与人物
很多人都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你写的故事中,虚实各占几分?
我没学过统计学,归纳不出一个确切的百分比,只能粗略地说:大体上,都有原型。
因为我是个很不擅长创造的作者,让我仅凭想象写一部来自外平行空间的赏金猎手从黑洞穿越到南北朝击败杨大眼然后和韦睿拜了把兄弟娶了变性后的陈庆之最后剿灭北魏势力统一华夏进军欧罗巴的长篇史诗,我实在是没这能力。
所以我只能把看过的、听过的、经历过的稍加汇编整理,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限的发散性思维,就有了这么个故事。牵扯到专业知识方面,我尽可能做到能亲手核实的不亲眼核实,能亲眼核实的不亲耳核实,亲耳都核实不了的就别乱写了。尽管如此,其间谬误依旧难免,还请读者多多包涵指正。
至于人物,则简单得多——
走进花园北路35号“指纹”咖啡屋,您将有机会见到这个故事中几乎所有的过客,馨诚、彬、老何、雪晶、白局、周所、韩教授、瞳、阿禹、石瞻、蔡莹、小杨、姗姗、梁枭、黄锋、阿江、彤哥、时天、小金、马莉,也许还有陈娟所幸,与故事中不同的是,